联邦快递的降价行动是否构成"恶意竞争",或者"低价倾销",目前更多停留在内外资快递企业之间的口水战。
一位协会负责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在接到国内快递企业及相关协会的汇报后,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情况了解。
而记者注意到,该人士使用的是"了解",而非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所期盼
的"调查"。来自政府层面的实质性行动显然尚需时日。与此同时,
该事件成为我国快递产业安全以及内外资平等竞争新一轮争论的导火索。
实力悬殊
中国快递市场无疑已经成为一块大蛋糕。2000年至2007年,我国快递业务年均增长达到30%,去年市场规模达500亿元。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公司营业额达到43亿元,第二位的申通超过了40亿元,北京的宅急送超过11亿元。此外还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取得了500万元到15亿元不等的良好业绩。
与之相比,联邦快递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2亿元,却为何让营业额已经数十亿元的国内快递公司如此紧张?
"如果是一些小公司玩这种低价格,我们绝不会有此反应。然而,这是联邦快递",一位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联邦快递的竞争实力不需多言。国航董事长李家祥曾公开了这样两个数据,联邦快递在全球有660多架运输飞机,而中国的纯货机加在一起才20多架。联邦快递从事国际快递的主干线运力均为自主班机,更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飞机网络和大型转运中心。而国内所有民营快递企业即使联合起来,也买不起一架像样的飞机,只能停留在租机、包机阶段。
有国内快递企业负责人抱怨说,联邦快递在国内租用奥凯的货机,价格从每小时2万元抬到5万元,"这是哄抬物价"。
强大的国际背景,雄厚的资金支持,正是联邦快递让国内快递企业害怕的原因。
产业安全
随着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物流供应链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产业,甚至一国经济命脉的重要力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快递物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安全性的判断绝不仅仅看市场份额,更要看对物流资源与网络的控制。
目前美国联邦快递在我国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220个城市并计划未来几年再增加100座城市;欧洲DHL已经建立了中国最大的快递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18个城市。TNT并购民营企业华宇后,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公路运输网。目前四大外资公司已经垄断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
"虽然现在联邦快递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可是凭借它的实力,国内企业不堪一击,真等到它垄断了市场再去纠偏,那就太晚了。"一位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称。
蔡进分析说,从国际快递企业进入中国的步骤来看,已经经过了第一阶段--合资,建立进军中国市场的桥头堡;第二阶段--独资,加大对国内企业收购,建立中国境内的物流网络;现在进入了第三阶段--低价倾销;随后会进入第四阶段--提价。通过这样四个阶段达到对市场的垄断。
政府作为
"解决问题最终只能靠政府",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快递工委秘书长刘建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然而,这正是让许多民营快递企业所困惑的,究竟应该哪个部门来管这件事?
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可以去找工商管理部门。按《价格法》以及《关于制止低价倾销行为的规定》,应该由价格主管部门来管。这其中的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国家发改委市场价格监管司。依照《反垄断法》,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都有管理职责。而按照国务院职责划分,国家邮政局负责行使行业监管职能。
可是,这么多部委,会不会导致"九龙治水"?目前可知的是,7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联合启动了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然而,这一机制究竟能给国内企业带来多大作用,还未可知。
而记者在向国家邮政局提出采访要求时,该局负责宣传的一位人士称,这涉及价格问题应该由价格主管部门管理,不在邮政总局的管辖范围内。
一位业内人士称,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是在国家没有优惠政策、银行不给发放贷款,四处碰壁、到处磕头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与中国相比较,美国、欧洲这些成熟市场对本土企业的保护性则很强。联邦快递在争夺欧洲市场时,由于欧洲本土的快递企业有良好的保护模式,曾使其连续亏损超过20年。同样德国邮政控股的DHL向美国扩张时,美国政府在UPS和联邦快递的极力促使下,予以限制。2008年5月,UPS宣布与DHL达成协议,利用UPS的航空网络,为DHL提供美国境内的运输服务。而业内人士则称,此举更多体现的是DHL在美国拓展业务的困境和无奈。
虽然有此争端,但记者采访到的企业及相关业内专家都表示,要中肯地看待外资。刘建新说,应该充分肯定国际快递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中国快递业的传导效应。
而国内快递企业也表示,自己不是反对外资进入,关键是需要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在此方面,需要政府拿出真正有智慧的对策。
上一条:网购热“拉”动快递行业
下一条:暂时没有!